第六章 虞舜故墟-《翦商传》
第(2/3)页
太姒叹了口气,说:“考儿的性子和你姑父一样,都是直来直去,这且待我日后慢慢教他。不过人也是会变的,你姑父年轻时还不是什么都不懂,只对打猎和打仗感兴趣,常常几天几夜都不回家。所以我们成亲四年多才怀上考儿……” 说到这里她忽然想起琬姒还才十三岁,顿时觉得有些尴尬,支吾道,“哎呀,我怎么跟你说这些,真是老糊涂了。”
琬姒脸上微微一红,也有些羞涩之态,她对太姒附耳轻声说:“这生儿育女之事,母亲在我第一次月事的时候已经告诉过我了。”
太姒这才觉得心中稍安,她暗想:还是生女儿好,象这样闺房私隐的话,说来也没什么顾忌。偏偏自己生的都是男孩,这种话实在是不知如何启齿,倘若要周昌去讲,周昌多半会说,时候到了自然就知道了。所以太姒就算心里着急,却也一筹莫展。
她心中正踌躇之际,却听见莘甲道:“到了蒲坂渡口了,大伙准备下船吧。”抬眼看时,果然已经到了大河东岸,北方是一大片平地,长满了各色草木,蔚然成林;南方则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岭高耸入云,仿佛一道没有尽头的屏风一般。
周昌、莘甲等人下了船,在岸边等着后面的小船到来。周考闲来无事,便问道:“舅父大人,南面那道山岭形状特异,可有什么名目吗?”
莘甲说:“哦,此山唤作首阳山。沿着这山一直走到头,就到了太行山了。二十年前,你父亲就是打从这首阳山上,翻过一道道崇山峻岭,直抵轵关陉。当时无论是在山北的虞国还是山南的芮国,都丝毫没有发觉。所以当周方士卒出现在轵关大营门前时,便如神兵天降一般,商方军队没有任何准备。之后过了好几年,虞侯和芮侯还在问我,当年周昌到底是怎么从我们眼皮底下钻过去的?哈哈哈,我每每想起此事,都忍不住要拍手叫绝!”
周考听后却是一副万分惊讶的表情:“父亲曾和商军交战过?那后来呢?打赢了吗?”
莘甲见周考竟毫不知情,也有些错愕,道:“周昌大人,你从来没对他们说过这些往事吗?”
周昌面朝南方,仰望着那一道道山脊,说:“二十年前的事,其中的是非曲折太过复杂,我怕孩子们不能完全理解,是想等他们再大一点的时候,再告诉他们。”
莘甲点点头,便不再提此事。周考抬头看那首阳峰顶,暗暗心惊,他想:这样高的山峰,恐怕只有飞鸟才能到达峰顶吧?父亲竟然带着人攀援而上,还一直走到商方的边境,以后有机会我也定要试试,看能不能做到父亲做过的事情。
此时,载着车马士卒的小船都已陆续到达,侍卫们在莘甲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将车马都卸到河岸上。这时周昌和周考仍是骑马,紧随着莘甲;姜夫人与琬姒坐的是莘侯府内用惯了的马车,除有容盖之外,车舆内还铺了软席;太姒与周发还是坐着先前的马车,跟在后面。一行人轻松自在的向东进发。
眼看快到中午,莘甲对周昌道:“前面不远就是蒲坂城了,不如在城内稍稍歇息一下再走吧。”周昌点头说:“唯。”
周考问:“舅父大人,蒲坂城是个什么所在?”
莘甲答道:“嘿嘿,蒲坂可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啊。那里以前是舜帝的都城,当时天下诸侯,全都要来蒲坂朝见舜帝,”
周考听了心道:天下诸侯汇聚蒲坂,场面何其壮观,这蒲坂城一定是个非常热闹繁华的大城吧。
没过多久,莘甲便道:“你看,这不就是蒲坂的城墙吗?”
周考却只看见路边有一道毫不起眼的小土坡,上面生满杂草藤蔓,很多地方都是破损不堪。周考以为自己看错了,问道:“城墙在哪里?”
莘甲说:“我们现在所经过的地方,就是蒲坂的城门了。”
周考更加迷惑,这附近哪里有城门的影子?只见道路两旁的草丛中依稀有不少残垣断壁,似乎都是民居的遗址。再往前走了一会,莘甲自顾自地说道:“啊,是了,就是这里。”
周考发现到了一片空廓的场地,场地中央有一个石块砌成的高台,上面有许多断裂的石柱,东倒西歪的分布于高台四周。周考刚要发问,莘甲已经说道:“这里便是舜帝召集诸侯举行会议的地方了。此处比较空旷,我们在这里歇歇马。”
侍卫们都各自找地方休息,琬姒也陪着姜夫人下车来走走,周发是车刚停稳便迫不及待地跳了下来,他一见那高台,便径直爬上去。周考在后面,也跟着他走上石台。
周发在台上来回奔跑,玩的不亦乐乎。跑到正中央时,忽然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,坐倒在台上。只听他大声呼叫道:“大哥,快来看这是什么?”
周考连忙走过去,“摔伤了没有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