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:阿牛得氏-《覆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现在已是二世元年的九月底了,没几天就要进入二世二年。

    南边陈胜的对秦攻势已显露疲态,六国复兴运动则声势浩大。

    齐王田儋已打下齐国三分之一的城池,他以田氏名义全据齐地是早晚的事情。

    魏地方面也出现了魏人欲立周巿为魏王的传言。

    六国复兴都还罢了,真正让吴广担忧的是函谷关里的秦军。

    自从击败周章后,关中秦军便偃旗息鼓,对东边的叛乱不闻不问。

    看似平静,可吴广知道这是章邯在“蓄大招”。

    等章邯在关中征兵完备,训练整顿后,便将出关与王离的长城兵团一起对关东地区进行一场大围剿。

    有大敌在前,吴广哪还敢拖延,当然是要想办法尽快拿下燕地了。

    先以约法三章尽快占据河北,在秦军出关前统合燕赵,这样才能有一搏之力。

    至于这约法三章的隐患嘛……

    吴广笑起来:“你不用想太远。等日后局势稳定,犯罪案件多了,燕人们又自会思念法律在的时候,届时派人鼓动他们求我再立新法便是了。所以你这段时间当多招收些机灵的燕人培养,日后有大用。”

    约法三章,临时举措。

    等吴广彻底立足后,有的是办法来处理。

    阿牛为吴广心腹,此刻听他这么一细心讲解,顿时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他心中再无疑虑,对吴广拜道:“君上大谋,阿牛知矣。”

    吴广又宽慰道:“明白就好。宣传喉舌之事甚为重要,今交予你掌管,若有疑惑需求,皆可像今日这般与我说来。”

    阿牛点点头,突然想到一事,又摸着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吴广。

    “怎么,还真有其他问题?”

    吴广笑道:“以你我关系,有什么直说便是。”

    阿牛嘿嘿道:“是这样的,君上不是任命我为宣信校尉么,加上我还有个五大夫的爵位,在这军队里也算是很有地位了。但我现在还无姓氏,平日里被人牛校尉牛校尉的叫着,总是有些不好,不如君上为我赐一个氏吧。”

    话毕,阿牛目光灼热的盯着吴广,眼中满是渴望。

    吴广略微一怔,便明白了阿牛的想法。

    姓、氏、名、字。

    这是四样东西。

    其中姓氏在汉之后合流,可在此之前却是分离的。

    古人以姓别婚姻,以氏分贵贱。

    贵者有氏,贱者无氏。

    男子的称呼一般是称氏不称姓,把氏冠在名前,所以很重要。

    比如他吴广,是姚姓吴氏。

    再比如刘邦,是祁姓刘氏。

    而像阿牛这样的称呼,一听便知道是世代贱民,十分的卑贱。

    没发达之前也就算了,如今他爵为五大夫,官封宣信校尉,再无氏的话,确实有些不像话,容易堕了威信,被手下人瞧不起。

    当然阿牛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取氏,比如司马氏,司徒氏这些就是以官职为氏。

    阿牛按官职给自己取一个校氏,尉氏,也没人会说啥。

    不过自己取的,哪有君王赐予的好。

    故而阿牛趁势请求,希望吴广能给他一个氏,以后也能传之后世,免得被人说世代卑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