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跟他这条道路比起来,我们修行的‘内力’,倒也显得不那么‘内’了。” 赵烈忍俊不禁,哈哈大笑: “小花,你还是如此风趣,好了,人已见过,消息也送到,我就不留着碍眼了。” 言毕,赵烈一挥手,潇洒转身,大踏步地朝外面走去,唯余一语,悠悠回荡。 “希望下次见面,你和‘四大名捕’以及这位徐先生,能够给我更多惊喜吧。” 等赵烈走出神侯府后,已有一辆马车在等候他。 车上坐了个面如冠玉、玉白无须,约莫二十岁的年轻人。 这年轻人肩背宽厚,身材魁梧,一头浓郁长发垂落身后,肩上披风呈绛紫色,光论贵气和派头,亦不输给赵烈这位出身宗室的左武王。 因为此人正是“江山四绝”中,蜀中唐门的门主,也是历代门主中最年轻、最有才情之人。 他的本名已不可考,只因十五岁时,跟诸葛先生见过一面,得了个“掌功不在我之下”的评价,便改名为“十五”,自称唐十五,来纪念此事。 见赵烈上车,唐十五转动玉板指,问道: “诸葛老儿如何表现?” 赵烈也摆摆手,浑不在意地道: “此人心思向来深沉,不必过多揣测,左右消息已经透露出去,且看他如何动作吧。 不过依我看,诸葛小花还没有肃清京师武林的心思,雷恨之事,应该只是那个年轻人自作主张。” 唐十五垂下眼帘,不紧不慢道: “诸葛老儿一向智深似海,他既收下此人,不会料不到后面的变化。 有咱们和‘有桥集团’在一旁虎视眈眈,蔡京暂时也不敢跟神侯府开战。 他之所以借对付诸葛的名头,大张旗鼓地拉拢元十三、叶神油等人,多半还是为了敲打远在危城的凌惊怖。” 赵烈坐在唐十五对面,双手按在膝盖上,身子后仰,轻蔑笑道: “傅宗书胆子太小,蔡京胸无大志,偌大的京城,也只有一个诸葛小花堪为本座敌手。 可惜,他顾虑太多,难以放开手脚。” 说完,赵烈话锋一转: “不过,对我们而言,这是一件好事,就让他们把目光都放在京师上吧,趁此机会,要尽快夺取剩下两件宝物。” 唐十五点头: “东西下落查清了,有绝灭王和凄凉王一起出手,当是万无一失。” “好。” 马车滚滚向前,载着两人渐渐远去。 “唐十五?” 尽管隔着数百步距离,可诸葛正我仍是能够感受到,门外那架马车中传来的熟悉气息。 “左武王,你到底还有多少底牌?” 感慨一声后,诸葛正我转过头,别过脸去,望向演武场中。 在那里,徐行已睁开眼,缓缓起身。 就这么一个起身的动作,却令在场众人心中都升起同一个感触,仿佛那不是一个站起来的人,而是一座拔地而起,直冲云霄的雄峻高峰。 这是生命层次差距带来的纯粹压迫感。 徐行一睁开眼,就看见已从走廊来到身前的诸葛正我。 他微微一笑,抬臂抱拳: “多谢先生相助,幸不辱使命,终有所成。” 诸葛正我的胡须有些微微颤抖,他深吸一口气后,只是问道: “那件事,是否有把握了?” 徐行毫无迟疑地答道: “当然。” 诸葛正我重重点头,沉声道: “那就好,走吧。” 旁边那些高手一看这位向来温和的神侯,竟然露出如此神态,就知道必有大事,并没有多说废话,便自觉散去。 无情则是由四剑童推着轮椅,跟在两人身后,走了一会儿后,徐行忽然开口道: “救治完大捕头后,我想去做一件事。” 诸葛正我并不感到意外,只是问道: “刚刚我和左武王的谈话,你听见了?” 徐行点点头,轻描淡写道: “不管傅宗书手上有什么把柄,只要他死了,万事皆消。而且,他本就是个该死的人。” 傅宗书此人,巴结献谀于蔡京,作恶多端,堪称是逆行倒施,祸国殃民,实在是人人得而诛之。 这么一个人,当然该死。 听徐行要刺杀傅宗书这位宰相,身为当朝太傅的诸葛正我却没有丝毫震动,只是道: “傅宗书一向深藏不露,武功极高,麾下也颇有几个高手,并不好杀。” 徐行笑起来: “我这一身炼法都是从打法中来,今日技成,本该找人一试,若没有高手,我才会失望。” 说完,想起刚刚感受到那股气息,徐行又道: “而且,我观那左武王,也是颇有野心之辈,暗地里多半已有谋算。 因此,倒不如我们先出手,将水搅浑,让他先摸不清楚咱们的想法。” 诸葛沉吟片刻,又问道: “心意已决?” 徐行微微一笑。 “自然。” 诸葛正我的语气也和徐行一样平静、一样坚定。 “那便去做吧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