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武道之上,还有这么多未解之谜。 实在是……太有趣了! 就在这时,一条大铁枪自林中疾射而来,将一具破破烂烂的尸体,钉在大树上,血水蜿蜒,肝肠飞洒。 这具尸体,正是上泉信纲。 比起死不瞑目的冢原卜传,这位欲求万世名的剑圣算得上幸运,无论如何,他的确已达成所愿,留名史册。 只不过,后来人不会记得,他是开创了新阴流的一代剑圣,只会记得,这是戚继光的手下败将、枪下亡魂。 铁枪之后,便是浑身浴血的戚继光, 倭奴国的刀客,体魄本就孱弱,毕生修为都在一口刀上,跟中原宗师比较兵械,还算有些看头。 若是赤手空拳对练,除了大雷天这种天赋异禀之辈,便几乎是毫无悬念。 而上泉信纲在刚刚那场围杀中,不仅被徐行打碎了佩刀,还伤了虎口,以这种状态,任何一个神完气足的中原宗师,都能轻松将之击杀。 更不要说,他的对手,还是自苏醒以来,拳术修为便大有进境,且手持一杆大铁枪的戚继光。 面对这样一个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,上泉信纲能够撑持至今,都要多亏朱天都手下那群死士,以及他们携带的种种火器。 饶是如此,戚继光也只是多费了一番手脚,便将这些人尽数杀绝。 他一把扯去破破烂烂的衣袍,露出精炼健硕的上半身,见徐行无事,眼中担忧散去,略带调侃地抱怨道: “踏法,说好分给我的菜,你先吃上一口,算是什么意思?” 徐行自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,也打趣道: “能给你留一口就不错了。” 戚继光却极为认可这话,他摇了摇头,感慨道: “踏法,你刚刚不该为了咱们的口头约定,便轻易放过这人的,这么做,太冒险了。” 说着,戚继光苦笑一声,自嘲道: “当然,这也有我的责任,把这群人想得太简单了,自以为有你和小陆,此战便是万无一失。 现在看来,的确是太过懈怠了……” 戚继光这话说得极为诚恳,甚至有几分自我检讨的意味。 他在东南这些年,跟朱婆龙、朱天都交战数年,大小几百战,自认已极为熟稔这两位的果决性情。 可饶是如此,戚继光也没有想到,为了针对徐行,竟然能狠下决心,排布出这种豪华至极的恐怖阵容。 他更没有想到,朱天都手里,竟然还掌握着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,如此阵容,哪怕是冲进京师,刺王杀驾,也不是没有指望吧? 这个问题的答案,戚继光不知道,但他知道,如果朱天都当初是带着这群人,突袭象山大营,那自己定然已是十死无生。 越是感到这群人的可怕,戚继光对徐行的敬佩之情,就越发浓郁。 ——这个年轻人的拳法,的确已近乎仙人! 戚继光转过头,看着那具虽死犹立的魁梧巨人,目中有些挥之不去的震撼。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两人战斗的场景,可那种仿若山崩地裂一般的声势,仍是令戚继光感觉到这巨人的可怕。 如今亲眼再见这人的死状,以及周遭那些因战斗而产生的破坏,戚继光对这种“可怕”的认识,又更多了一层,他叹息道: “这东西若是放在战场上,不知道会造成多大杀伤,踏法,我要替东南官兵感谢你。” 跟徐行不同,戚继光身为将军,最先考虑到的就是,这样一个存在,若是身披全副铁甲,手持重武器,究竟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多大的作用? 略一思量,戚继光就感到有些不寒而栗。 因为这东西哪怕不出手,只是现身,就已能对军队士气造成难以挽回的打击。 如此形貌,若说不是妖魔鬼怪,谁能相信? 更何况,它的确拥有超乎常人想象的力量。 其实,不要说是常人,就算是拳术深湛的大拳师、乃至宗师,都难以估量大雷天的力量。 这样的存在,的确可以被冠以“鬼神”之名。 还好,这东西已经死在徐行手下。 想到这里,戚继光只觉得无比庆幸。 战斗结束后,徐行又从那种狂热状态中恢复过来,冷静分析道: “元敬兄,客套话就不要说了。咱们应该立刻赶赴台州,以朱天都的性情,甘愿拿出这种阵容来刺杀我,一定是将有大动作。 咱们正好趁此机会,一举将之摧毁。” 戚继光乃久经战阵的宿将,自然知道这个道理,可是看到徐行如今的模样,他却有些犹豫。 “踏法,你的伤……” 徐行绷紧皮肉,缓缓抬起软如面团的手臂,不以为意地道: “断了些骨头而已,此战之后,我也有了些炼体的新感悟,正好借此机会,试验一番。” 明明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,不知为何,戚继光听在耳朵里,却觉得脊背有些发凉。 想到徐行平日里练功的疯魔模样,他小声问了句:“踏法,你这个试验不会……” 徐行只笑了笑,轻描淡写道: “不会有大问题的,走吧,喊大家来打扫一下战场,整理一番战利品,咱们即刻出发。” 他抬起头,看了眼戚继光,笑道: “元敬兄,不,戚总兵,这一次大战,全靠你来统兵了。” 提到统兵作战,戚继光自是当仁不让,他也笑了笑,只反问一句: “舍我其谁?” 虽只有四个字,可他言语里的自信,却强烈到令任何人都能够感受得到。 于此同时,陆竹也翩然赶来,他一见徐行和戚继光都安然无恙,便松了口气,感慨道: “这些人的确是硬茬子,剑都砍卷刃了,才勉强杀个干净,两位,刚刚的动静是……?” 按照三人的口头协定,陆竹负责的便是绞杀那些进入密林里的忍者和死士。 他虽是初成宗师,在林中刺杀一群最高只到大拳师杀手,也是绰绰有余。 只不过因为人数不少,稍耽搁了些时候。 —— 一则飞书,传至台州城中。 “朱天都向全倭奴国发信,要在鳌背岛上缔结盟约,共同侵略中土?” 看着这封信,胡宗宪的面色无比凝重,徐渭抚须眯眼,沉吟不语。 他们都知道,鳌背岛就在象山城外不远,朱天都此举,堪称是一种完全的挑衅。 整座签押房中,一时寂静无言。 不一会儿,一袭朱红袍服的吕芳,自门外走进,他拿起那封信,稍读了下,便笑出声来。 “会盟鳌背岛,共商征讨中原之大计,好个朱天都,真真是胆大包天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