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他是把他姨夫往死路上逼啊。”大姨又哭了起来。 没法活了。 郗父坐着没吭声,外婆听见这些只觉得有些难受,起身准备离开。 不听为好。 “妈,你不能走啊!” 郗母看着流泪的大女儿:“我不走能干什么?” 大姨哭哭啼啼:“不帮帮他,他会把牢底坐穿的。” 外婆摇摇头,径直回了房间。 认知水平越高的人,往往都是无情的人,因为那些人相信规律,不被情绪左右。 不会因为一时心软乱了判断,也不会被人情束缚。 小民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抱怨没纠结,而是依靠着自己去找解决方法,像女儿还在崩溃的时候,小民早就计划了下一步。 无情的背后是清醒的权衡,感情用事没有用。 外公:“他不干,也还有其他人会干。” 大姨猛地抬头看父亲:“爸,你偏心!” 老头子一直偏着老二。 给老二把所有的前路都铺垫好了,又偏心江民。 别以为她不知道! 江民之前出事亏了何止几个亿!父亲能帮江民,为什么不能帮帮她? 她和郗华同是外姓人,为什么郗华就比她得的多? “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坦白,说实话。不是小民也会是其他人狙击他。” 20世纪80年代,在全球宏观经济得带动下,对金属的需求开始了迅猛增长,整个伦交所的金属期货都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。 锌期货也不例外。 90年代世界锌锭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。 国内由纯进口国变成了纯出国口,锌价每吨大概在1000美元震荡,合成冶炼厂作为国内最大的铅锌生产出口基地之一。 1991年合成的火炬牌铅锭,成功在伦交所注册,意味着合成的产品已经获得了国际市场交割资质。 92年开年,徐广胜从日韩考察归来,开展了铅锌的期货交易,这个时候的锌价低迷,高层也担心价格会持续走低。 于是决定了计划通过伦交所做空锌期货,通过套期保值来对冲锌价下跌得风险。 期货交易业务本公司没办法操作,只能交给进出口公司运作,陆续在多家期货公司进行铅锌的期货交易。 试水之初就翻了车,由于交易员对境外的期货交易还是一知半解,短短的时间里合成的账户里就累计亏损了1500万美元,折合人民币1.28亿。 监管层一看成绩,当月16号就出台了期货市场交易得相关规定,对国有企业因业务需要参与期货交易的,只能从事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有关的期货品种。 而且要以套期保值为主。 单位参与期货交易,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批准,或由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。 然而,合成既没有获得主管部门批准,也没有经过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的情况下,仍然继续进行境外期货交易。 不仅如此,徐广胜还在利用期货经纪公司给与的信用额度,不断擅自扩大期货交易的交易量,就是这样还觉得不够,又在其他期货公司开立了多个账户。 中间,徐广胜以江民姨夫的身份找过江民,江民以前就是干这个的,说是垮了毕竟根基还在,只是江民各种躲避。 期货账户不断地增加,合成又没有战略性的指挥官,所有交易员对市场的判断都不一样,做多做空的都有。 到下半年,合成的亏损已经达到了折合人民币3.95亿元。 6月合成决定将增产6万吨锌锭,但他们担心过国际锌价格可能会因此下跌,瑞国按照预计跌到每吨1020美元来计算,那预计净利润将少赚足足8000万。 于是决定增加铅锌的套期保值数量,通过扩大境外期货交易规模来转移现货市场的下跌风险。 合成在锌价1081美元一吨到1178美元一吨的价格区间,大量做空锌期货和期权合约,合计空单达到了13.25吨。 如果锌价如期下跌,做空期货的收益就可以顺利对冲现货下跌的利润,即便没有下跌而是逆势上涨,也没有任何问题,因为实体现货也赚得更多了,现货和期货之间就实现了完美的对冲。 能力越大,野心越大,野心越大就容易犯错,徐广胜瞒着工厂各层私自进行锌期货交易,在12家期货经纪公司做空的锌期货合约竟然已经高达惊人的25.68万吨,其中还有2.8万吨的锌期货。 而合成公司的锌产量也不过才20万吨左右。 一家瑞士大型贸易商为主的资本盯上了合成,这家贸易商无声息的囤积锌锭库存。 伦交所锌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扬,每月以100美元的速度持续攀升,价格很快从年初的1051美元一吨,飙升到了7月份的1700美元一吨,现货价格更是暴涨到了2000美元一吨。 有色公司发现 行情的异常变化,要求参加期货交易的下属单位立即报告期货的交易情况。 徐广胜隐瞒了真实的交易情况,没有上报私自做空的25.68万吨期货合约。 7月中旬有色公司才发现工厂违规占用了工厂近8个亿的资金。 整个合成都有可能会因为这次事件破产。 第(2/3)页